资讯

专家提倡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须形成合力

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

一场“史无前例”的寒假,让2020年的春天格外令人难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大中小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使用更加密集,不仅在家接受各类在线教学,也在空闲时间利用互联网进行休闲娱乐。

然而,部分青少年网络技能、网络安全、网络规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根据对全国中小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网络素养不均衡、网络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此外,城乡数字鸿沟在青少年身上的表现已经从以网络硬件设施普及为代表的网络接入鸿沟,转变为以技能、认知、创新为代表的网络素养鸿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校缺乏对网络素养教育的足够重视,未将其纳入现有课程体系。

实际上,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政府和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问题仍然存在,原因在于网络保护措施大多需要家长配合操作,如果家长缺乏相应意识,政府相关举措和企业技术手段恐怕无法完全见效。只有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各界合力的战略格局,才能增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全面素质。

此次防疫居家隔离期间在线教育大规模应用,凸显了互联网在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检验,而网络素养系统培养必须通过整体性课程的设计和完善师资力量的支持。

作为世界上较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英国教育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并设置相关考试,力求实现中小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的教育目标。

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考虑将网络素养作为普及性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加强师资力量的职前培训和在职进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先行自主研发网络素养课程,确保青少年能够系统有效地接受网络素养相关教育。

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相对充分。加强家庭对青少年上网的亲子引导作用成为关键一环。必须充分动员家庭参与,把握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网络素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推动家长努力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塑造家庭整体健康上网环境,不断学习更新青少年网络保护相关知识,了解主要互联网平台和App的未成年人使用模式,同时重视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将其纳入子女生活方式、文化素养、道德价值等的引导和培养中。

与此同时,应发挥互联网企业积极作用并形成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互联网企业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安全以及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并切实履行企业责任和自律自查规范,通过“科技向善”,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比如腾讯自发实施全环节覆盖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推进防沉迷新规在旗下游戏中的落实,并启动专门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项目。引导龙头企业积极配合政府监管部门,以行业协会等形式,构建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行业规则,从源头为青少年创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来源:《光明日报》)